韦杰将军配资网首,壮族的英雄人物,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将领,也是少数民族中屈指可数的高级军官之一。他的军旅生涯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战绩,作为一位身经百战的战士,他的功勋不可磨灭。然而,尽管他在多次战斗中屡立赫赫战功,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失利却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。
1951年,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结束后,志愿军第三兵团的刘世军一八0师在撤退途中遭遇了敌军重重包围,损失惨重。当时,韦杰正在担任第六十军军长。回国后,尽管他在1957年被任命为四川军区副司令员,并且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坚守了长达25年,但这一段战争的痛苦回忆始终困扰着他。后来,韦杰的老上级邓华调任四川工作,韦杰得知后,不仅常常前往探望,邓华见到他时也感慨地说:“你真不容易……”
展开剩余78%朝鲜战争爆发后,六十军成为川军的一部分,而一七八师留在川西。在国防军编制中,一七师和一八0师被调入六十一军,再加上新组建的炮兵团,组成了韦杰领导的六十军。1951年3月18日,三兵团跨过鸭绿江后,六十军便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在天津召开的干部大会上,周总理亲自出席并作了动员讲话。会议中,王近山与韦杰进行了一番私人对话,问起一八0师的战斗力,韦杰坦言,由于他刚从六十一军调来,对一八0师的情况还不够了解,但他对于即将展开的战斗仍然感到深深的不安。
战斗在1951年5月11日打响,六十军的三路部队冒雨行进,向春川地区进发。韦杰带着军部艰苦行军,终于在水利峰设立了新的指挥所。5月16日,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正式开始,经过三天的激战,我军歼灭了美军二师三十八团的两个营,取得了一定的胜利。韦杰带领的一八0师紧紧钳制住美军陆战一师及七师,为后续进攻创造了条件。然而,由于王近山的调整,韦杰的六十军在作战中被迫拆散,主力部队被调往其他方向,而原本的主攻任务却落到了已经面临巨大压力的一八0师肩上。
一八0师在与敌军的接触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,尽管韦杰对这一切充满了担忧,但仍然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。经过一系列艰难的战斗,5月21日,一八0师成功占领了洪川北岸的远水洞一线,但敌军在20日突然发起反击,形势瞬间发生了变化。经过五天的艰苦战斗,尽管一八0师完成了任务,歼敌一部,然而由于敌军的反击,一八0师损失惨重,战士们已经处于极度疲惫和绝望的状态。
在战斗的最高潮阶段,韦杰试图通过尽一切可能将部队接应出来。然而,由于山路崎岖、天色已晚,加之与前线的联系中断,援助未能及时到达。随着一八0师几乎全军覆没,韦杰无力挽回这一局面,而他心中的痛苦也因此加深。
当韦杰回国后,始终无法释怀这一失败,尤其是对一八0师在朝鲜的惨败。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,韦杰几乎不在家中提及那段历史,家人只从外界的传闻中听说了一些事情。甚至连妻子郭毅也未曾知道其中的全部细节。直到韦杰晚年病重时,妻子才得知他心中那段深深的委屈和未了的心愿。当时,郭毅问他是否有任何心结未解,韦杰叹息道:“一八0师那么多官兵都没回来,有的牺牲了,有的成了俘虏,受了那么大的罪……”
1957年,韦杰被任命为四川军区副司令员,并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工作至1970年代末。每次去探望邓华时,他依然无法忘记朝鲜战场的那段苦涩岁月。而邓华也曾多次在韦杰面前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关怀,甚至在一次告别时感慨:“你这么多年甘当副职,真不容易。”
韦杰一生心地坦荡,从未因个人的得失而困扰过多。无论是军中的领导岗位,还是家庭中的责任,他都一丝不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。尽管他功成名就,但他内心最难以释怀的,依然是那一段带着悲伤和遗憾的历史。而在他临终时,唯一未竟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正确总结那段历史,并向后人交代清楚。最终,妻子郭毅按他的遗愿将他的手稿寄出,圆了韦杰一生未了的心愿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